【本文首发于2021年5月20日】我最近在研究信用卡,从加国理财网获得了很多宝贵信息,但是我有一事不明:为什么现在,2021年,很多人还是会喜欢或者选择Rewards/Points类的信用卡??
我不是质疑别人的选择,而是怕自己是不是哪里没算对!我目前更倾向于直观的返现类信用卡。因为根据聚沙推荐的各种卡,截至2021年5月的信息来看(我几乎每一个都去其官网查询了),感觉所有积分类信用卡,即便是AMEX的,在积分的使用效果上,是非常不理想的。(暂不考虑高端卡附赠的福利的前提下,因为很多福利其实深究其实是软性福利,意味着要么是可有可无,要么是其他家高端卡也很容易替代,或者某种福利很容易被砍,例如Aeroplan降低积分兑换率/dilute/new policy,PP和某些休息室取消合作等)
我粗略算了下,即便是最好的AMEX的MR积分,其积分单兑换率最好的情况,也顶多在1.2 -1.5cent/point之间,而例如AMEX高端白金,只有接受AMEX的饭馆或者其他非常有限的渠道,才会有3X积分(常规情况,不考虑去年那种积分double的情况);其余都是2X,考虑到AMEX的普遍接受程度、以及要攒很多MR points才可以去换机票、以及AMEX的Travel网站机票价格并不便宜等因素,即便是3X积分每dollar,那么也就是3.6-4.5cent/dollar的收益最大值(而且取决于机票情况,有可能无法发挥这个最大值),那么也就是每dollar的最大获利也就是3.6%到4.5%之间。
我这还是说每次都有3倍积分的情况,如果达不到3倍,只有2倍甚至1倍,其效果价值会大打折扣。Aeroplan的积分新政之后,更水了,一是本来积分只有1年有效,而且现在兑换率变成取决于很多因素,导致实际的value per dollar非常不好。
相比之下,cash-back类的信用卡返现非常直观。我目前持卡情况是:
1) 由于我的工资和主要存款都在CIBC,他们给了我一个pre-approved offer,Dividend Visa Infinite,这个卡开卡礼就不说了,grocery和gas有4%的返现,dining/transit/recurring有2%,而且自从2019年政策调整之后,只要返现达到25刀就可以直接redeem;(这里有个不理解的条款,顺便一问,那就是它说每年first 20000刀 或者 80000刀,which comes first,我这里不理解在于是说只有每年的前20000刀才可以有这个优惠返现率嘛?那那个8万刀是什么意思?all purchases?有点懵,请教各位大佬),由于我还是CIBC的smart plus账户,所以即便第二年也没有信用卡年费,副卡年费也会一直免下去,可以作为长期使用的卡。
2)2020年趁着AMEX个人白史上最强3倍原有积分政策+开卡礼,狠撸了一遍所有个人白的福利(除了跟旅行相关的没有用掉,$200travel credit没用),2021年刚刚满一周年把卡销了,换了AmEx SimplyCash Preferred(下面简称SCP卡),因为网购很多,平均每月可能在3000-4000刀左右,所以2%返现for everything特别好。也是打算长期持有的。
3)另外想问下,因为Costco消费也比较多,在看什么卡比较好,不知道有何推荐?因为我平时Amazon购物也会有,而且是它的Prime,在考虑Amazon Rewards MasterCard,当然1%的Costco平平无奇,但是2.5%返Amazon.ca的购物还是不错的加分。Costco自家的Capital One有点坑,一来是每年结算一次,而Amazon卡是你只要积满2000points就可以兑换$20Amazon GC,而且Capital One对于Costco自家每年first $3000只有0.5%,唯一的优势就是在餐馆吃饭3%,但是考虑到它的使用频率(很多中餐馆干脆不接受credit card或者要你额外付点数,能接受信用卡的很多西餐馆也可以接受AMEX,再不济还有我的CIBC VISA,也有2%,如果不是每周3-4次下馆 子的话,真心1%差别不大,而且考虑到返现的周期,CIBC VISA满25刀就返,时间成本考虑进去的话,Capital One更是感觉鸡肋了,当然好处就是你少带一张Costco会员卡)。
而且我去年Capital One信用卡莫名其妙就突然不能刷了(没有任何欠费,因为有好几个月都没用,或者用的很少,而且我都是pre-authorize的,每一期账单都付掉的),然后我觉得真心不好用就取消了,后来一直是debit支付。另外网上很多说去买Prepaid MasterCard的,但考虑到这类预付卡都要给手续费,弄来弄去真的不合算,如果有一个可以直接返1%的MasterCard可以刷的话,即便去买预付卡的地方,你能拿到4%,扣掉Load时你要支付的手续费,还要自己搞来搞去,真的净收益能比1%多很多嘛?除非在Costco年销在好几万刀的那种,可能0.5%(千分之五)的差异还值得弄一下(但考虑到精力付出等等,真的没有多大意思,多赚几十刀?)不知道关于Costco,各位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另外最后就是我表达下我的观点,关于积分类信用卡 vs 返现类信用卡,而我的观点里blind points,希望各位朋友或者聚沙老总指出,感谢!因为我想分享我的看法,然后我又担心是不是自己陷入了盲区,或者有什么是我考虑不对的或者没考虑到的。关于积分类卡,普遍来说,肯定还是用在travel上最划算(这里泛指各家银行和卡公司的所有类rewards卡,我想大家应该没有异议吧?因为travel用点数是最大的一块,其他积分类或者购物类的,似乎要么也不是很划算或者大家能兑换的礼物也不是很多选择,所以这部分我先skip)。关于travel的话,我就说一下加拿大居民比较方便够得着的或者可能会常用的:
1)目前根据Aeroplan的新政,国际航班的话,兑换的比例情况并不是很好,考虑到各家银行和Aeroplan联名的各种卡,最高3倍积分基本上都是非常limited的类别,实用性大打折扣,综合value per dollar不如返现卡,再考虑到年费,就更一般了。(perk和benefit我也会考虑,但下面会一起说)
2)AMEX的MR相比而言我个人觉得会好一些,虽然AMEX的接受渠道有限,但大部分网购还是接受的,只是网购的积分比例太低。而一般而言,只有用AMEX的积分类卡去买机票、订酒店(它的渠道)才能实现最快的积分。
3)现在各家Loyalty Program,积分或者兑换花样五花八门,但是大家可以计算以下,我不用他们所谓的cost per mile什么的,因为这种不够直观,而且管理方很容易通过修改policy来改,而且你兑换不同时间、不同航程的差异很大,加上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效果大打折扣,我研究了很多家的积分,包括航空积分、MR积分等,我最终都会按final $value cent per dollar spent来算,也就是看我持卡人每花$1,能给我带来的平均收益是多少。这里面,我还会考虑到是否容易积分?市场接受程度?积分或者返现类别的广泛程度?多久可以拿到我的Rewards或者CashBack(例如,如果你积分要2年左右才能兑换一张回国机票,那你交的年费会极大稀释dilute你的实际收益,而如果我能很快把好处拿到手,就意味着我可以有更多选择。)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分析了以下各家积分卡的积分特点和它们可以兑换的最佳方式和渠道,我个人感觉是不如cash-back类的卡的。当然不是什么cashback卡都好,M/C的cashback普遍不如Visa或者Amex。我个人觉得目前generally speaking,AMEX的这个SCP卡最好,因为没有年度Cap,我一年刷10万刀,也会返2%,所以假设我做个代购生意,天天网购,那就很不错。它唯一不好就是返现一年只一次,变相 稀释了部分2%的好处,但是尚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他的无论是CIBC还是Scotiabank的所谓买菜神卡,都有年度Cap,而且Scotia更不好的是,它每年只有11月份一次返现,变相稀释。CIBC原来也是一年一次,后来改为每达25刀就可以redeem,这对于消费金额比较大的朋友很友好,payback period also matters。
那么我接下来也要往回说一下,我自己说的返现卡各种好,但是积分卡,很多高端卡,例如AMEX个人白,年费又贵$699,纯说value per dollar肯定不如cash back高,但是所有这类卡(也包括其他6大行的各种高端rewards卡)最大的特点就是额外的福利perks and benefits,尤其是旅行相关的保险,确实不错。像AMEX个人白,全球的各种机场贵宾休息室、多伦多Pearson机场可以优先安检等等,你也可以认为这算一种福利。包括租车优惠、FHR酒店各种打折,每年200刀的旅行报销,还有时不AmEx的一些Pop-up perks,例如$200的Statement Credit for Metro / Sobeys / Uber Eats,这种,我去年就注册了两轮。
就像上面说的,这些高端信用卡确实给了你很多perks,但是考虑到高昂的年费,真的就划算吗?我不去Metro,$200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呀。说到贵宾休息室,除非是真的旅行迷,真的一年出去好几次;或者经常出差的(经常出差的话可以考虑商务白?或者大公司会统一配卡?),否则的话,如果只是一年出去一两次,贵宾休息室蛮鸡肋的,只能带一个同伴进入,孩子好像不行?带孩子好像比如要有PP?当然PP也是白金卡会附赠的,但是因为PP欠费的事,很多国际上的Lounge都拒绝PP了。。。所以总之一句话就是,如果不经常坐飞机,有点鸡肋,而且带家人的话,这项福利在逐渐dilute。
另外就是订机票了,说实话,AMEX自己的travel网站订票并不便宜,我如果完全可以在第三方的旅行网站买到更好更便宜的票,为什么要选AMEX的网站??而且现在所谓的companion优惠,其实算算真的不划算。
还有就是trip cancellation/interruption insurance这类了,感觉除非你是经常出差或者工作时效性较强的,变化比较多,大部分普通人,有家庭的,大家出去旅行都是提前规划好的,很少会说突然要cancel,真的遇到这种情况,你交的reschedule的钱,大概率不如你多交的年费多。(我举例的意思是如果一家人只是一年出去玩一两次,那就没太大意义了,因为假期都是提前订好的。)
此外,有些高端的返现类卡,或者M/C家的一些低返现率低年费或者免年费卡,例如Rogers WEMC/Brim WEMC,也会附赠这类保险,所以这部分的保险福利,我个人觉得如果不是经常旅行的,有和没有差别不大。(起码不会为了这个福利去办一张Rewards卡的程度)
至于像其他的例如travel medical类保险、Car Rental loss/theft保险、flight delay、purchase assurance、extended warranty等,AMEX SCP这张返现卡也都有。大家差不多。唯独少的是trip cancellation/interruption,这类一般只有各家高端卡才配。
另外还有就是像AMEX Fixed Travel Miles Program这种,其实考虑到我上述说的因素:AMEX接受店家少、高倍数积分类别狭窄、Points的利用Payback周期长等,且兑换网站的机票价格普遍偏贵等,优势真的很少很少,如果拿他去Redeem其他的,比如订酒店或者直接兑换Credit,那就更不合算了。
所以综上,我想说的是,即便我经常旅行,只要是I have to take money out of my pocket这种情况(不考虑大公司统筹管理的情况)那我为什么不自己通过其他渠道订更便宜的机票、酒店、服务一点也不差,还能直接用AMEX SCP稳稳的拿到2%的Cash Back呢?
另外,对于个别朋友,在加拿大和中国都有现金资产的情况下,我觉得国内有时候给出的价格会更有优势,无论是订机票还是酒店(我都是找靠谱的代理,大平台遇到骗子的情况比较少,这次疫情退票难是个普遍问题,不能全责怪代理)。那么,不考虑疫情的话,正常情况下,我可以拿优惠的多的价格,去住悦榕庄、或者其他度假酒店(国内有一点好就是,什么档次的服务都给你写的明明白白的,好的服务你就多交钱就行了,价格透明度我个人感觉更高,不会给你搞什么积分之类的,明明白白。)。
我有时候会对比加拿大的OTA和国内的网络平台,如果价差不大或者加拿大这边价格更好,那我就用加拿大信用卡订,享受cash-back,如果国内更好,我就国内。国内最大的不好就是很多平台小代理不能对接一些全球性的积分计划,例如星盟、天合等等,但好处就是优惠力度大,对于不介意 盯着某个航司的朋友,相当于人家把优惠提前给到你,每次给你匹配最好的。
其实我们所有从中国来加拿大的移民也好、学生也好,有个先天的优势,就是我们可以用人民币资产在中国境内的旅行服务机构和航司进行比价。这对于绝大多数Canadians和Americans简直想都不敢想,看看同样一个商品,淘宝只有Amazon.ca的五分之一价格(举例数码配件),就能说明一些问题了。然后呢,当我们看到本地比国内便宜的,又可以以加元购入,例如从AB省委托别人购买大鹅的羽绒服+打折活动等。
所以导致咱们中国人撸毛水平太高了,远超世界平均水平,这种情况,想必是北美的各家银行和卡盟也没办法考虑到的,所以我们会Judge各种卡,觉得这个好,那个不好,挑肥拣瘦。但是“可怜的”本地人只有手里头这些选择,所以即便是订机票酒店,他们也只能在本土的OTA、航司官网、酒店官网,和AMEX Travel这上面去比较。
如果说十几年前,甚至20年前,中国这些旅游服务都很贵,找打折也很难,现在网络太发达的,各种代理能想办法把价格弄得很低,服务也不缩水,唯一的就是,没有任何积分给你,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你也不能跟他bargain,真的是把高端旅游业生生给拉下神坛,做成了一个体力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了(开个玩笑)。所以在这种大Bug的衬托之下,什么都不叫事。比如国内,肯德基外送都能淘宝代下单……不用花钱去买会员卡。同理,你想优先登机、优先安检、什么各种服务,有的是办法有人可以卖给你这种on-demand产品,即便是享受同样的服务,我只需要手机上点一点,想要什么服务都能分拆卖给我,那我还有什么动力去办高端卡享受那些福利呢?
这种,加拿大本土的机构肯定是不会去参考的,但是却跟本地生活的华人原有的生活圈有了比较。而且现在国内的各种服务,完全可以覆盖北美、欧洲等地区的内部旅游服务,比如你想从多伦多飞到古巴或者Florida玩一圈,飞猪就可以满足你所有需求,给你一个整体方案,然后你就可以对比下,如果你这些服务全都是在加拿大本土预订,要花多少钱,如果价差很大,肯定会动心啊。
我个人这么多年的一个感觉就是,各家航司、酒店会员等,其实都是给你消费者下个套,让你跟她绑定,不断recurring spending,但是其实算一算,考虑到时间价值以及消费者的自我选择自由,不绑定任何一家更好,因为即便没有疫情,全球的旅游行业也都是进入到白热化的竞争当中,省钱、轻资产是他们特别关注的,现金流优先,所以很多这种组织都会想办法dilute你的积分,通过让你尽快花掉来实现,例如AMEX的Flexible的兑换计划就不如Fixed,等等。
所以如果从消费者角度看,我们也是在跟全球的银行、发卡机构、旅游从业单位(航司、酒店)做一个长期博弈。虽然可能个别的消费者看起来势单力薄,但是大家通过网络分享信息,综合财务优化,尽可能不被大机构 反撸羊毛。我们如果站在一个10年的horizon来看,各家机构都应该是全球服务竞争的。但是很明显,各家都对自己传统的福利在不断的dilute,前些日子也有传闻说美国的AMEX要砍掉白金卡可以免费带人进入Lounge了,不知道真假,反正就是服务越来越水,卡费越来越贵。(美国AMEX个人白要提价了)。
所以我认为Cash-Back可能在现在的国际发展当中更有优势,何况各家航司的积分制度都越来越水,不说加拿大,中国航司的积分也是越来越水,除非你是拿着公司的出差指标积分自己的里程,要不然肯定亏的。
而我们中国人math又会扣的很细,当然西人也有这种churn大佬,但是相对而言,西人还是不会太精明地去算计到every cent value per dollar spent这种程度,但我们的精明算计的确让我们少花了很多钱,或者多赚了很多钱。因为很多西人在讨论积分的时候,我发现很少去讨论Time Value,可是金融学核心之一就是Time Value啊,尤其越是花销大的有钱的持卡人,基数庞大,Time Value Difference特比高,能够一年以内拿到Rewards Back和两年才能拿到,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
在这种大环境下,我觉得更直观的cash back卡更符合消费者的胃口,即便是经常旅行的人,如果算算自己拿到的回报和付出的代价,Rewards类真的没有看出来有什么明显的优势(可能卡片好看算一个?)
我不知道我的这些看法有没有什么漏洞?欢迎讨论和指正。也许大家提供的思路能让我发现更好的积分卡?也未可知。感谢各位!!
(多谢作者同意本站转载。本文章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其他网站如需转载, 请与作者联系。)
相关阅读: